找到錯字或感到沈悶 我會捐款 請看文末
音聲版請到 https://youtu.be/4k6LD_JBsqY
文字版
我第一次找我的鄰居是我剛搬來京都的10日後。為何要等那麼多日子才找鄰居呢?原因很簡單,因為 害怕(笑)。
日本的文化裡,搬屋後會向鄰居打招呼。通常會向左面一間屋,右面一間屋,還有對面一間屋的主人打招呼。兩手空空很尷尬,所以會在初次打招呼時送少少的手信。以我的理解上,約5百至1千日元左右的小小食物或日用品便可以。將來搬到豪宅時可能要預備值10萬日元的1987年釀製的法國紅酒作禮,還要在後花園開派對招待鄰居們BBQ。
自從搬屋首次打招呼後已沒有碰面遇到鄰居。不像香港的住宅大厦,我住的環境,遇然碰到鄰居的機會率幾乎是0。
來到聖誕節,我在這裡分享少少和左右鄰居的一些溫暖點滴。(對面的鄰居日後再挑戰)
以前住在香港的屋邨,一層有30伙以上,很多家庭有小朋友,家家戶戶生活節奏相近,很容易會碰面。提到屋邨最出名的生活場面之一,我便想到問鄰居借豉油(借了但不會還)。在我的記憶中,我親眼看過類似的場面,但忘記了是豉油還是糖或塩。問鄰居借豉油最慘是自己慣用李錦記,鄰居用陶大,沒有辦法,借到便要用。媽媽煮好了晚餐,嘩!和平時的味道不同,子女們都大表不滿。一場慘劇(笑)。
近年,聽說住在屋邨或住宅大廈的人很少和鄰居交往。常常聽見的是,每次在電梯大堂等候電梯時,心裡求神拜佛千祈不要遇到鄰居。乘同一部電梯,根本想不着任何有意義的話題。
甲:「咦、放工呀?」
乙:「係呀,哈哈。去咗買餸?」
甲:「係呀、哈哈。買咗條魚。」
甲和乙的心裡:「⋯還未到,痛苦😖」
每日重複以上動作,沒有趣。我最喜愛唱反調。一場搬到來京都,要主動走去找鄰居,認識他們,滿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。
聖誕節前夜,我為了晚上開YouTube直播而買了4款聖誕蛋糕。正準備回家之際,突然有一個念頭,就是不如買聖誕蛋糕送給鄰居。急急走回剛離開了的蛋糕店(花了15分鐘才到蛋糕店)。
這是在京都巿東洞院的蛋糕店 Second House (セカンドハウス),外觀是很有日本傳統文化氣氛的古民家。多買了2個忌廉蛋糕和2個士多啤梨批。為何共多買了4個呢?2個是送給鄰居,另外2個是送給屋主和他的同伴。
我拿着8個聖誕蛋糕回家。我相信大家也會有同樣的經驗,沒有甚麼特別(笑)。和聖誕老人相比,我還是史來母級的騎呢蘇。
回到家後,先找屋主,但他不在家,可惜。其實我已有心理準備找不到他和他的同伴。不要緊,這2個蛋糕我留在25日和26日吃,我最喜愛吃過期食物。
之後我便去找其中一個比較有性格的右面鄰居(暫時叫她為右里)。我攻入她的家中,說一聲Merry Chrismas再遞上聖誕蛋糕。右里靜止了3秒,不知怎樣回應。她盡了她的能力接了我的蛋糕,盡力去做了一個笑容,說了一句多謝,再問我喝不喝啤酒。我想她應該從來未遇過有鄰居送蛋糕給自己。我看到這個場面已感到很有價值,到何處也看不到這個場面和感受到這個氣氛。可惜我不喝酒,最後她送了1支原子筆給我(爆笑),我便回家。
我再拿蛋糕給很和藹的左面鄰居(我叫她為左鄰)。同樣,我攻入她的家中,說一聲Merry Chrismas再遞上聖誕蛋糕。左鄰比較冷靜,輕輕一笑,接了我的蛋糕後說一聲多謝。這裡我發現了一件驚世大事,左鄰右里都沒有回我一句Merry Chrismas。大家在日本電視看到藝能人說Merry Chrismas,只是電視上的場面,一般日常生活,很少人習慣說Merry Chrismas。左鄰突然問我吃不吃蜜柑,我說我很久也沒有吃蜜柑,她便送了7個蜜柑給我(如果是龍珠便好了)。我離開前對她說,你送給我的這7個蜜柑比我的蛋糕還貴,真的不好意思。
7個蜜柑我在1月1日吃光了,很甜。前幾天食的忌廉蛋糕和士多啤梨批也不錯,味道很濃。
聖誕節前夜分享了小小的聖誕蛋糕給鄰居,而我得到是2個笑容,1支原子筆,7個蜜柑,還有2個體驗。
我想我很快我又會去找左鄰右里。
最後說說我為何害怕初次去找鄰居。原因很簡單,就是我不想只是打招呼便完事那麼枯燥,我會事先預備幾個冷笑話在打招呼時表演,害怕對方會笑到反肚。
找到錯字或感到沈悶的你可以
請到以下Facebook投稿留言,詳細也請看這投稿。
這一篇看了未↓
0 留言